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

文言文评论5792阅读模式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12 73

作品简介《五柳先生传》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,是陶渊明自传散文。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,一是读书,二是饮酒,三是写文章,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,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,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3 152

作品原文


五柳先生传


先生不知何许人1也,亦不详2其姓字3。宅边有五柳树,因以为号焉4。闲静少言,不慕荣利。好读书,不求甚解5;每有会意6,便欣然7忘食。性嗜8酒,家贫不能常得。亲旧9知其如此10,或11置酒而招之。造饮辄尽12,期在必醉13;既14醉而退,曾不吝情去留15。环堵萧然16,不蔽风日,短褐穿结17,箪瓢屡空18,晏如19也。常著文章自娱,颇示己志。忘怀得失,以此自终20。


赞21曰:黔娄22之妻有言:“不戚戚23于贫贱,不汲汲24于富贵。”其言25兹26若人27之俦28乎?衔觞29赋诗,以乐其志30,无怀氏31之民欤?葛天氏之民欤?
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09 86

词句注释
1、何许人:何处人。也可解作哪里人。许,处所。
2、详:知道。
3、姓字:姓名。古代男子二十而冠,冠后另立别名称字。
4、因以为号焉:就以此为号。以为,以之为。焉,语气助词。
5、不求甚解: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,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。
6、会意: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。会:体会、领会。
7、欣然:高兴的样子。
8、嗜:喜好。
9、亲旧:亲戚朋友。旧,这里指旧交,旧友。
10、如此:像这样,指上文所说的“性嗜酒,家贫不能常得。”
11、或:有时。
12、造饮辄尽:去喝酒就喝个尽兴。造,往,到。辄(zhé),就。
13、期在必醉:希望一定喝醉。期,期望。
14、既:已经。
15、曾不吝情去留:五柳先生态度率真,来了就喝酒,喝完就走。曾(zēng)不,竟不。吝情,舍不得。去留,意思是离开。
16、环堵萧然: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。环堵(dǔ):周围都是土墙,形容居室简陋。堵,墙壁。萧然,空寂的样子。
17、短褐穿结: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。短褐,粗布短衣,穿结,指衣服破烂。穿,破。结,缝补。
18、箪瓢屡空:形容贫困,难以吃饱。箪(dān),盛饭的圆形竹器。瓢(piáo),饮水用具。屡:经常。
19、晏如:安然自若的样子。
20、自终:过完自己的一生。
21、赞: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。
22、黔(qián)娄: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,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,无意仕进,屡次辞去诸侯聘请。他死后,曾子前去吊丧,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“甘天下之淡味,安天下之卑位,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。求仁而得仁,求义而得义。”
23、戚戚:忧愁的样子。
24、汲汲:极力营求的样子、心情急切的样子。
25、其言:推究她所说的话。
26、兹:这。
27、若人:此人,指五柳先生。
28、俦(chóu):辈,同类。
29、觞(shāng):酒杯。
30、以乐其志: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。以,用来。
31、无怀氏:与下面的“葛天氏”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。据说在那个时代,人民生活安乐,恬淡自足,社会风气淳厚朴实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10 78

读音节奏

先生/不知/何许人也,亦/不详/其姓字,宅边/有/五柳树,因/以为/号(hào)焉。闲静/少言,不慕/荣利。好(hào)读书,不求/甚解;每有/会意,便/欣然忘食。性/嗜(shì)酒,家贫/不能常得。亲旧/知其如此,或/置酒/而招之;造饮/辄(zhé)尽,期在/必醉。既醉/而退,曾(zeng)不/吝(lìn)情/去留。环堵/萧然,不蔽/风日;短褐(hè)/穿结,箪(dān)瓢/(piáo)屡(lǚ)空,晏(yàn)如也。常著/文章/自娱,颇(pō)示/己志。忘怀/得失,以此/自终。

赞曰:黔娄(qián lóu)之妻/有言:“不戚(qī)戚/于贫贱,不汲(jí)汲/于富贵。”其/言/兹若人之俦(chóu)乎?衔(xián)觞/(shāng)赋诗,以乐/其志,无怀氏/之民欤(yú)?葛天氏/之民欤?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11 69

白话译文

五柳先生传

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,也不清楚他的姓字。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,就把这个作为号了。他安安静静,很少说话,也不羡慕荣华利禄。他喜欢读书,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;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,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。他生性喜爱喝酒,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。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,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。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,希望一定喝醉;喝醉了就回家,竟然说走就走。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,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,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,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,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。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,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。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,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。

赞语说: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:“不为贫贱而忧愁,不热衷于发财做官。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?一边喝酒一边作诗,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。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?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?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13 54

总体概括

五柳先生

性格:闲静少言,不慕荣利(不慕名利,率真自然,安贫乐道。)

生活: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;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。表现先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,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,处于贫苦之中,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。

志趣: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;性嗜酒;常著文章自娱。

怎样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,不求甚解?

这与他“不慕荣利”有关。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、精神的享受,所以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他既不求名分,又不求利益,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。他不求甚解也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一种表现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6 18

五柳先生总体概括:

“不”字为一篇眼目

“不知何许人也,亦不详其姓字”(淡泊宁静)

“不慕荣利”(恬淡自足)

“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”(恬淡自足)

“不求甚解”(胸襟开阔,意存高远)

“家贫不能常得”(开朗乐观)

“不蔽风日”(开朗乐观)

“曾不吝情去留”(耿直率真)

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,不慕荣利,安贫乐道,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16 16

主旨

作者用凝练的笔法,以他人的视角,勾勒了一位隐士的生活,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趣,和自己对超凡脱俗的、高尚的精神境界的坚守,用一种特殊的形式(自传)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抗争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8 105

文言现象

一词多义

1.以:(1)因以为号焉以:把。以为,以之为。

(2)以此自终 以:凭借。

2.之:(1)或置酒而招之 之: 代词,他

(2)葛天氏之民欤 之:助词,的

3.言:(1)闲静少言 言: 说,说话(动词)

(2)黔娄之妻有言 言:言语,话(名词)

4.如:(1)晏如也 如:……的样子

(2)亲旧知其如此 如:像

5.其:(1)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其:句首语气词,表推测

(2)亲旧知其如此 其:代词,指五柳先生

古今异义

1.每有会意:古: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。 今: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。

2.亲旧知其如:古:<名>旧交,旧友 。今:<形>过去的,过时的。

3.不求甚解:古:读书只求领会要旨,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。今:只求懂个大概,不求深刻了解。

4.或置酒而招之 :古:有时。 今:或者。

5.赞曰:古: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。今:称赞,赞美。

6.先生不知何许人也: 古:处所。今:允许,许可。

7.造饮辄尽:古:往,到。今:制造。

8.颇示己志:古:稍微。今:很; 相当地。

词类活用

1.详:亦不详其姓字 (形容词用作动词,知道)

2.亲旧:亲旧知其如此( 形容词用作名词,亲戚朋友)

3.乐:以乐其志 (形容词的意动用法,对......感到快乐)

4.酒:性嗜酒(名词用作动词,喝酒)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1 134

 

典故运用

宅边有五柳树:从“榆柳阴后檐,桃李罗堂前”(《归园田居·其一》)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。

好读书: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,从“既耕亦已种,时还读我书”(《读〈山海经〉》)可以看出。又常与友邻讨论,所以又写道:“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与析。”(《移居》第一首)

性嗜酒:“春秫作美酒,酒熟吾自斟”(《和郭主簿》),“盥濯息檐下,斗酒散襟颜”(《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》),“欲言无予和,挥杯劝孤影”(《杂诗·其二》),“欢言酌春酒,摘我园中蔬”(《读〈山海经〉》),真乃“篇篇有酒”,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。

箪瓢屡空: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,颜回箪瓢屡空而“不改其乐”,说明他安贫乐道。五柳先生亦当如此。陶渊明亦常“箪瓢屡空”,如“饥来驱我去,不知竟何之;行行至斯里,叩门拙言辞”(《乞食》),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2 116

 

写作背景

对于《五柳先生传》的写作年份一般有作于少年和作于晚年两种说法。

王瑶根据萧统的《陶渊明传》的叙述认为,《五柳先生传》作于太元十七年(392年)陶渊明为江州祭酒以前。魏正申在《陶渊明探稿》中曾提到:“他在二十八写下的《五柳先生传》中,表示了自己的从文志愿。”如果这说少年时所作的话,那么这便不是自传了,有可能是陶渊明在年少时对生活的构想,表明志向,规划未来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04 107

可是,“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;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”可见陶渊明笔下五柳先生穷困潦倒,家境贫寒。如此情境不似为自己规划未来,所以有研究者认为文章创作于晚年时期。清代学者林云铭指出文中赞语中“无怀氏”“葛天氏” 传达了安贫乐道的情怀和不为官的态度,可以推测这是陶渊明辞官后所作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7 3

作品鉴赏

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。第一部分是正文。第二部分是赞语。

正文部分又可分为四小节。第一节自开头至“因以为号焉”,交代“五柳先生”号的由来,开篇点题。“先生不知何许人也”,文章开头第一句,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,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,“亦不详其姓字”,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。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,而五柳先生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,这就暗示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。“宅边有五柳树,因以为号焉”,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。五柳先生不仅隐姓埋名,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,用庄子的话说,“名者,实之宾也”,本就无关紧要。但他看中五柳树的原因也许五柳先生宅边并无桃李,只有这么几棵柳树,这与后面所写“环堵萧然”是一致的。五柳先生的房屋简陋,生活贫穷,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、淡雅、简朴的色彩。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14 35

第二节自“闲补少言”至“欣然忘食”,写五柳先生的禀性志趣。接着写五柳先生的生活、性格。“闲静少言,不慕荣利”,这是五柳先生最突出的地方。闲静少言是五柳先生的外在表现,不慕荣利,才是五柳先生的真实面貌。因为不追求荣利,五柳先生就无须奔忙,不用烦躁,自然也就闲,也就静,用不着喋喋不休。但这种闲静少言,并不等于五柳先生没有志趣。但这一节主要是写其“好读书”而善读书。但五柳先生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”,不求甚解就与五柳先生的“不慕荣利”有关。五柳先生读书的目的,是一种求知的满足,精神的享受,所以“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”。这表明了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,和那个时代的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17 5

第三节自“性嗜洒”至“不吝情去留”,写“五柳先生”的饮酒嗜好。作者强调他的嗜洒是出于天性,而非门阀之士的放荡纵酒,自我麻醉。但嗜洒与家贫又是矛盾的,他不慕荣利,不能摆脱贫困,便“不能常得”到酒。这说明他不因嗜酒而失节。至于亲友请他吃酒,他却毫无拘束,一去即饮,一醉方休,又反映了他的坦率与认真,并没有当时所谓名士的虚伪与矫情。饮酒是他在那种时代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。

第四节自“环堵萧然”至“以此自终”,写“五柳先生”的安贫与著文。他虽然居室破漏,衣食不足,但却安然自得。这正是他安贫乐道的表现。而“常著文章自娱”,不入尘网,则是他读书“每有会意”的结果。并且,“忘怀得失”又是他“不慕荣利”的性格使然。这些既与前文相照应,又收束了全篇。

对五柳先生的生活、志趣作了叙述以后,第二部分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,加个赞语。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:“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。”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“不慕荣利”相照应,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。陶渊明正是通过五柳先生“颇示己志”,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。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:“无怀氏之民欤?葛天氏之民欤?”既表达了他对上古社会淳朴风尚的向往之情,又说明他是一位有着美好现想的隐士。同时也是对世风日卜的黑暗现实的针砭与嘲飒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20 41

艺术特点

此文在艺术上也颇具特色。首先,立意新奇,剪裁得当。《五柳先生传》是自况之作,目的是托空寄意。所以既不能太虚,也不能太实。太虚,扑朔迷离,则失之晦涩;太实,笔笔写真,看即破,则索然无昧。开头说:“先生不知何许人也,亦不知其姓字。宅边有五柳树,因以为号焉”,不仅立意新颖。而且诙谐有趣。最后用“无怀氏之民欤?葛天氏之民欤?”两个问句结尾,含蓄蕴借,余味无夯。全文围绕“不慕荣利”这一主题,写了读书、饮酒、安贫、著文等四件事,详略得当,落笔有致。

其次,采用白描手法,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。作者对“五柳先生”虽然着墨不多,但是不仅把他的志趣、情操充分地表现出来,而且对他的居室、衣着等外在形象也进行了必要的勾勒,塑造了一个居陋室,着破衣的隐者形象。正因为如此,“五柳先生”的艺术形象曾引起后世许多诗人的神往,唐代伟大诗人李自在《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》诗中曾说:“梦见五柳枝,已堪挂马鞭。何日到彭泽,长歌陶令前。”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21 48

第三,此传行文简洁,绝无虚词矜誉。一篇寄托诗人平生理想与志趣的传记,在一般人写来,免不了要洋洋洒洒地作长篇大沦,但作者抓住足以表现人物本质的主要事件,仅仅用了一百七十三个字,就概括无遗。其用笔之经济,实在堪称精炼。

《五柳先生传》陶渊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44 7

作者简介

陶渊明(约365年—约427年),又名潜,字元亮,东晋末南朝宋初期文学家,号五柳先生,谥号“靖节先生”,汉族,东晋浔阳柴桑人。陶渊明生活的晋代末年社会黑暗,风气污浊,许多人不择手段,追名逐利,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。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,任江州祭酒,不久因对统治阶级不满,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,辞去官职,躬耕僻野,过着简朴的生活。后陆续做过镇军、参军、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,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。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。相关作品有:饮酒诗《饮酒》、田园诗《归园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记》、《五柳先生传》、辞赋《归去来兮辞》等。

继续阅读
评论  0  访客  0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确定